一口气读懂王阳明,人生迷茫就读王阳明

毫无争议的一哥,文武全才的六边形战士,王阳明,名守仁,本名王云。1472年出生于浙江余姚,他是中国上唯二实现知行合一、内圣外王之人。伟人诞生常伴神奇预兆,王阳明亦然。出生时,祖母梦天神抱赤子乘云来,如神仙下凡,祥瑞之象满满。因此,赋予期望满满,然五岁尚未开口言,令家人急如热锅蚂蚁。幸遇僧人指点,改名“守仁”,自此开启语言天赋,背诵儒家如数家珍。

出身显赫的王家,祖上王羲之,祖父王伦是名教授,学识渊博;父王华,成化十七年状元,官至吏部尚书。家学渊源,王阳明自幼饱读诗书,兵法、骑射、道术无一不通,横溢,意气风发。十二岁便在课堂上指正老师,立志成为圣贤。

1481年,父高中状元,全家欣喜若狂,搬至京城。途经金山寺,祖父欲赋诗未果,少年阳明挥笔立就,诗中意境悠远,预示未来非凡。1488年,十七岁阳明南昌娶妻,婚前难眠,偶遇道士,彻夜长谈。婚礼当日,新郎失踪,新娘空等一夜,岳父大怒,得知原委后方才平息。

1489年,携妻回乡,途中拜访大儒楼梁,深受启发,决心实践格物致知。然而,多舛,两次会试不中,天才受挫。但他坚守心志,认为不以得失为耻。28岁第三次会试,终中进士,开始政治生涯。

王阳明兴趣广泛,尤好佛学,自号阳明子。任职期间,审案公正,却因理想与现实落差巨大,一度。直至遇到湛若水,受其启发,龙场悟道,提出“心即理”、“知行合一”之说,奠定心学基础。

1506年,明武宗即位,太监刘瑾专权,阳明上书抗议,遭贬贵州龙场。途中遇刺,假死逃难,继续奔赴战场。龙场生活艰苦,但心灵得以净化,顿悟心学真谛。此后,创立龙岗书院,传播思想。

1513年,重返官场,屡获提拔。1519年平定宁王之乱,展现军事才华。然因捷足先登,得罪皇帝,遭宦官陷害。但此经历更坚定其致良知学说,认为良知乃天理,是行为准则。

1521年,世宗即位,封新建伯。虽受攻击,心学被禁,但仍广为流传。1527年,再平农民起义。1529年因病告老还乡,途中病逝,留下遗言:“此心光明亦复何求。”其思想和,影响深远,被誉为千古完人,其学说成为成功秘籍,激励后人追求真理,勇于实践。

王阳明的一生,是对“知行合一”理念的完美诠释,他的生平和思想,激励着无数人追求真理,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不朽的伟人之一。

评论

暂无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